首页

苏曼女s

时间:2025-05-25 14:25:11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46992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区域。

广角镜头视野下的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青藏高原区域的重要研究,综合集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与牲畜数量等历史统计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以及未来气候预估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

  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介绍说,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

资料图:青藏科考途经青藏高原一处湿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不过,青藏高原拥有中国超过50%的湖泊且有放牧传统,近20年来,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大量涌现,导致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究竟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高原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仍不清楚。

  为厘清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近两倍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这一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源于二氧化碳汇。然而,超40%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体(包括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与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可持续畜牧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持续增强,水体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退化等导致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及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羊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然而,温室气体汇大小依赖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如果仍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放牧状态,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增量;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并开展减排措施以降低牲畜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原温室气体汇大小预计将比当前增加1.5倍。

  “因此,推进可持续且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将大幅减少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汪涛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9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8% 企业生产加快

刘习东,男,1959年5月生,汉族,江苏泗阳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苏省粮油贸易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2003年1月任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6年1月任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委员;2011年9月任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2013年8月任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8年1月任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19年3月任江苏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22年7月退休。

我国已记录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 占世界已知总数11%

瓯海区娄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发展具有亚运特色的建筑文化,以亚运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提升亚运场馆周边建筑立面、亚运赛事主要线路、入驻酒店等关键点位,确保环境‘视觉零污染、形象高品质’,以全新的城市颜值、浓厚的亚运氛围、精彩的赛事组织迎接亚运会到来。”(完)

第22届国际公共交通联会亚太区年会在港开幕

期间王华又遭遇意外碰撞,其神经纤维瘤再度受损,出血情况严重且难以控制。在当地医院紧急处理后,来到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就诊。医生经过细致检查,发现其腹背部、右腹部瘤体,较上次来院时显著增大,且由于瘤体反复破裂,伤口无法愈合,如果不进行有效手术干预,极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黎外长: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遇袭身亡前同意暂时停火

于她而言,对文创产品的喜爱始于颜值,最后归因于内涵,“一开始当成打卡纪念品,觉得它们精致又漂亮;后来又知道了这些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喜欢上了它们背后的文物。”

台风“桃芝”开始减弱 将趋向粤西到海南岛东部海面

中国华电去年以来积极行动,聚焦技术攻关,实现了新突破,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国内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广东清远投入运行,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同比提高1倍。协同创新走深走实,推动共建“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等全国重点实验室华电分室。数智赋能步伐加快,积极拓展数字电厂、数字新能源、智慧矿山等场景应用,成立集团数字化中心,打造“数智华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